重庆茗香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茗香乡茶油
热线电话 Telephone

4001690900

重庆茗香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-茗香乡茶油
联系我们
全国咨询热线:
4001690900

QQ:1106655557

邮箱:1106655557@qq.com

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龙塔街道长都商务大厦26楼

公司首页 » 技术服务 » 山茶油科普

食用油的历史记载(一)

更新时间:2022-08-12

油字本为水名的专称,《说文解字》中“油水,出武陵孱陵西,东南入江。”表明此水大致在今湖北宜昌地区境内。由于油字又含有流动、光润的意义,在植物油出现之后,遂被作为脂油的意义使用,而逐渐失去其本义。随着植物油的广泛应用,油字才渐渐地作为动、植物油以及其他油类的通称。


6-1.png

《黄帝内传》中“王母授帝以九华灯檠,注膏油于卮,以燃灯。”这是一种说法:油是西王母授给黄帝的。而《渊鉴类函》中“黄帝得河图书,昼夜观之,乃令牧采木实制造为油,以绵为心,夜则燃之读书,油自此始。”按这种说法,是黄帝从河图书中得到的启示,采木实为油,显然已是榨油。但黄帝时期还无书也无榨油技术,故此说法不可信,乃后人伪托。《事物绀珠》则说“神农作油”,按此说法,油则又始于炎帝。

其实,刚有文字时,并无“油”字,早期称油为“膏”或“脂”。按《释名》中“戴角曰脂,无角曰膏”得知*初的油都是从动物身上提取出来的,长在有犄角动物身上的称做“脂”,而无犄角动物身上的叫做“膏”。《大戴礼记·易本命》上记载:“戴角者无上齿,谓牛无上齿,触而不噬也。无角者膏而无前齿,谓豕属也。无前齿者,齿盛于后,不用前。有羽者脂而无后齿,羽当为角,谓羊属也,齿盛于前不任后”。《考工记》中注:“脂者,牛羊属;膏者,豕属”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梓人》:“宗庙之事,脂者、膏者以为牲”。关于“膏”和“脂”,还有另一种解释,《礼记·内则》记载,当时烹饪,“脂用葱,膏用韭。”宋元时期的学者陈澔注释道:“肥凝者为脂,释者为膏。”就是凝固成固体的叫脂,融化成液体的叫膏。

6-2.png

古人的称谓,分得非常清楚。同是荤油,牛油羊油必称脂,猪油必称膏;同是脂,在脊又曰“肪”,在骨又曰“栅字换成月字边”。而兽脂聚,又曰“左为月字,边右为国字,框里一个禾字”。

《周礼·天官·疱人》记载:“凡用禽献:春行羔豚,膳膏香;夏行腒鱐,膳膏臊;秋行犊麛,膳膏腥;冬行鲜羽,膳膏膻。”这里规定了四季献给天子的鸟兽及烹饪用油。凡用禽兽肉进献给天子的,春季用羊羔肉和小猪肉,并用有香味的牛膏脂煎和;夏季用干野鸡肉和干鱼,用有臊味的狗膏脂煎和;秋季用牛犊肉和小兽肉,用有腥味的鸡膏脂煎和;冬季用鲜鱼和鹅肉,用有逭味的羊膏脂煎和。虽然膏香、膏臊、膏腥、膏膻这几个词有不同的解释,但不外乎就是牛油、羊油、猪油这几种动物油脂。

 

免责声明:

一、本篇文章主要参考学术论文、学术报告、政府文件、正式出版的古今书籍撰写,目的在于科普宣传,如有版权问题或者内容方面的问题,请与本网站所属公司联系。

二、本文不对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对于任何因直接或间接采用、转载本文所提供信息造成的损失,本网站及其所属公司均不承担责任。如因使用本文资料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,使用者应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

三、本文中的观点和结论均来自参考文献中的信息,不代表“茗香乡”品牌旗下产品一定具备相应的特点。

四、本文为原创作品,凡以任何方式直接、间接使用本文资料者,请与本网站所属公司联系以获得授权。

五、本免责声明以及其修改权、更新权及解释权均属重庆茗香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。

热线电话  Telephone:4001690900
电子邮箱  E-mail:1106655557@qq.com
QQ:1106655557
微信  Wechat:18802369191
CopyRight:重庆茗香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  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