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全国咨询热线:
4001690900
4001690900
QQ:1106655557
邮箱:1106655557@qq.com
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龙塔街道长都商务大厦26楼
公司首页 »
技术服务 » 山茶油科普
山茶油压榨“双工艺”:“控水”“调质”,是同是异?
更新时间:2025-07-15
在山茶油压榨领域,“控水”和“调质”工艺目的相近却有所不同。二者皆围绕油茶籽水分调控,但在应用场景、茶籽含水量区间、工艺温度、时间跨度、控制难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。
应用场景方面,控水技术多用于山茶油冷榨,调质技术则普遍应用于山茶油古法压榨或热榨。茶籽目标含水量区间方面,控水工艺目标相对精准,设定在7%~8%,范围较窄;调质工艺的范围则相对宽泛,在7.5%~13%之间皆有可能。
工艺温度方面,控水工艺一般采用40℃~50℃的温水,此温度可有效避免高温对山茶油中活性成分的破坏;调质工艺则使用100℃左右的水蒸气,这一温度会对茶皂素、蛋白质等成分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。时间跨度方面,控水工艺处理周期较长,一般在8小时以上;调质工艺通常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完成,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。
控制难度方面,调质工艺相对容易,通过控制蒸汽进气量及处理时间即可达成预期效果,且zu1终含水量容许范围大,便于操作。而控水工艺因处理时间较长、无额外能量输入、不宜使用封闭容器等因素,结果易受外部环境影响,且zu1终含水量容许范围小,工艺难度更高,甚至需要引入物理模型和大量前期实验进行估算。
尽管控水工艺难度较大,但其在低温条件下优势明显,能更好地保留山茶油中的维生素E、角鲨烯等热敏性营养成分,以及茶粕中的油茶皂素、蛋白质等高价值成分,还能节省能源,为山茶油品质提升和产业链综合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。